了凡先生分析了第二个他没有孩子的原因。“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我们看到“和”字,就想起“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那和的反面呢?其中有一点就是发怒,怒是猛虎,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很凶,就好像一只老虎一样把人给吓坏了。所以当父母的脾气大,等于小孩从小被吓到大,那身体跟人格怎么会健康呢?所以真正爱护孩子,成就他健康的人格,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
有一对夫妻很有心,二人同心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所以结婚当天就约法三章:我们以后有孩子了,只要孩子在,任何一个人情绪上来,另外一方就赶紧先离开,不要在孩子面前发脾气。这很有道理,另外一个离开,架就吵不起来,一个巴掌拍不响。都是一个发脾气,另外一个也忍不住才吵起来。他们约好这一点,结果夫妻一辈子都没有红过脸、吵过架。这对夫妻九十岁的时候,还办了六十几周年的结婚纪念,晚辈看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吵过架,所以才请教他们夫妻相处之道-就是念念为这个家、为孩子着想,就不会乱发脾气。
而且我们作为丈夫,是值得依靠的人,要领妻成道,带领自己的妻儿成就道德。这位老先生对这些年轻人讲:“我们夫妻约好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而且我告诉你们,这六十多年来都是我先出去的。”诸位男士,听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六十多年来每次太太有情绪的时候都是自己先离开,“这样不会很委屈吗”,还是“哦,这个男人很有修养,很以大局为重”?我们用心去感受看看,这六十多年来都是先生看到太太有情绪了,赶紧低着头先离开,先出门走走,当下太太留在家里作何感受?“又是我。”慢慢地惭愧心会起来,以后就不好意思发脾气。当下太太会感觉先生很有修养,念念为大局着想,所以会佩服先生。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现在这个社会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觉得用言语、用气势把人家压下去就是“我多厉害,我赢了",那叫愚昧无知,那叫输得很惨。比方说你在公司看到两个同仁发生冲突了,有一个很凶,得理不饶人,把人家骂得狗血淋头,另外一个人只字不提,甚至还给他道歉。旁观者清,请问你在旁边,你会佩服哪个人?你会觉得哪个人没有修养?所以用言语把人压下去的人,事实上他已经失去了整个团体对他人格的信任,“脾气这么大,得理不饶人”,反而在摩擦的时候能够认错、不计较的人,赢得了同仁的认同跟爱护。所以这个输跟赢,愚昧的人分不出来,愚昧的人只会顺自己的坏习性而已。
所以人生首先要理解,吃亏是福,不要发脾气,不要跟人计较,这才是有福的人。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父亲是长孙,可是每次我曾祖母发东西,我爸爸都走后面不跟大家抢。结果每次糖果都分完了他都没有,吃不吃亏?看起来好像挺吃亏,但这样才是当大堂哥的风范,让这些弟弟有什么关系?结果我曾祖母每次看所有的孙子都离开了,会从她的床下再拿出留下来的,留给这个最老实的长孙,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曾祖母常常会从床下拿东西给我,爱屋及乌。你看我爸爸厚道,不跟人家争,连他的儿子都有福气。人生要心平气和去感受这些道理。
当然先生出去不要太久,十五分钟就该回来,为什么?出去太久,太太会不会担心,发生什么意外?夫妻之间、人与人之间那种设身处地就在这么细微的地方。每一件小事都是这么设身处地,对方怎么会感觉不到你那份关爱跟柔软?
所以差不多十分钟、十五分钟就该回来了。一回来,太太刚刚先动了气,不好意思了,女子是比较含蓄的,有这种婉约之美,所以就端了一杯先生喜欢喝的茶,然后也不好意思讲话,脸也不敢看,就放在桌上。诸位男士,你们要会欣赏女人的美啊。先生看到这种情景该怎么说,该怎么做?你会不会看太太茶端过来了:“怎么样,又是你先发脾气了吧?又是我有修养吧?”然后你太太瞪大了眼:“有什么了不起!”那你不能用嘴巴喝,只能用眼睛喝了。诸位朋友,人生很多情境为什么别人会跟你冲突?为什么别人会对你怒目相向?有时候是因为我们的态度激怒了对方,最后变成自取其辱,所以人还是要厚道,不要让人难堪。这个先生不会这样,他看到太太这么不好意思,就赶紧给她个台阶下,你看人柔软到这种程度。
古人给我们做了榜样,古人的胸怀到了什么程度?有一个读书人叫淳于意,人家到他田里偷割稻子,他怕那个同乡发现他,不好意思,蹲下来不让他看到。大家体会到古人那种胸怀没有?不忍心看人家出糗。他没有想:“哎,那是我的稻子。”他种的水果被不认识的人采,他还去帮忙采。其实这样不计较的人,一次、两次、三次下来,对方的良心会被他唤醒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他明明有错,不去指责他,宽恕他;他做得好,鼓励他。对方慢慢觉得,我不好人家都不讲,都肯定,人家这么尊重我、肯定我,我不能自暴自弃。所以人的善根都是被这些德行所唤醒。
太太端着一杯茶过来了,先生要让太太有台阶下,马上转移话题:“哎呀,好久没有去看岳父岳母了,今天下午刚好有空。”赶紧买岳父喜欢吃的榴梿、岳母喜欢吃的山竹,这两种配起来比较好,不太容易上火。太太还在那里尴尬,你不只不计较,不放在心上,还马上想到她的父母,她会很感动,从尴尬变成感动。请问大家,感动多久?会感动一辈子,是吧?一次就能感动一辈子,这种事常常发生,哪有夫妻不相亲相爱的?所以夫妇之间、家人之间产生尴尬,要懂得转移话题,转到让大家都提起这份爱跟关怀。
先生这种德风感动太太,太太怎么回报这份情义跟恩义?一定尽心尽力孝顺公婆,相夫教子。女人对整个家庭的气氛,还有对下一代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叫家庭主妇,她是主角,没有她不行。而我们做丈夫的,也要求自己的德行能感动太太,很自然地为这个家的未来付出。这不是要求来的,是夫妻之间的情义互相感召的。我记得卢叔叔曾经讲到,自己的太太不能对自己的父母好,那是自己的德行不够,要做到让太太很感激公公婆婆生了这么好的儿子跟她成为夫妻。这是好榜样,要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