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搜索
网站首页
关于我会
我会简介
我会章程
组织机构
领导成员
会员
通知公告
重要公告
我会动态
活动报道
政策法规
经典讲座
教学成果
现身说法
案例解析
学员感悟
义工风采
家风家训
教子有方
会员服务
会员查询
会员活动
会员荣誉
会员茶坊
会员故事
关于我会
我会简介
我会章程
组织机构
领导成员
会员
通知公告
重要公告
我会动态
活动报道
政策法规
经典讲座
经典讲座
教学成果
现身说法
案例解析
学员感悟
义工风采
义工风采
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
教子有方
教子有方
会员服务
会员查询
会员活动
会员荣誉
会员茶坊
会员故事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会员查询
>
会员活动
>
会员荣誉
>
会员茶坊
>
会员故事
>
会员茶坊
您的位置:
首页
>>
会员服务
>>
会员茶坊
心平气和事事顺
看到《了凡四训》群里许多老师的年度学习总结——大家在家庭、身体、事业、孩子等方面都有了或大或小的改变,这让我对学习《了凡四训》充满了信心。现在能借此机缘参与学习,实在幸运。今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都会按时参加每周三次的视频会议学习。这几天找孩子的出生证明,把家里的衣柜、抽屉、床底下翻了个底朝天也没...
查看详情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变柔和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变柔和了,家里也变得和谐了。我学习传统文化仅半年,但是这半年的时间就让我的人生变得清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我回想之前几十年的人生,感觉真是虚度了,开心是短暂的,迷茫是经常的,浑浑噩噩的过着每一天,心也很浮躁,遇事点火就着,总觉得自己有理,都是他人的错。我摆烂了8年,因疫情期间...
查看详情
从心改过
这一周开始学习《了凡四训》的第三篇积善之方。《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作为父母都希望儿孙贤孝,兴旺发达。书中给我们举的例子也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这样的愿望,父母必须积下厚厚的德行,修一颗无我利他的心。“未论行善先须改过”,了凡先生用自己的经历证明,通过断恶修善改变了命运;康老师自己也因为断恶修...
查看详情
放下“小我” 成就“大我”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跟随老师学习《了凡四训》已有三年多了,对圣贤经典、对老师都有十足的信心,对自己也很笃定。但在修学过程中,难免会有困惑、迷茫、走弯路的时候,这时信心就会动摇。不过,经过沉心思考和持续学习,信心又会渐渐恢复。其实每一次困惑都是成长的契机、觉悟的阶梯,只要坚持下来,必定会有所进步...
查看详情
改过从孝顺父母开始
幸得机缘,走进青龙湖书院参加20天《了凡四训》学习班。感恩康校长、王校长慈悲开课,感恩父母成全、老师教导、感恩姨妈和同学的陪伴——这份因缘,让我在学习的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在20天的学习中,通过每天读诵《一日常规》以及学习王校长讲解《一日常规》,我知道了改变命运的方法,知道了自己错误之处,知道了要如何改...
查看详情
首孝悌 构建和谐家庭的根本
学习《了凡四训》之前,我对自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好东西”只顾自己享用,不管别人。学习之后,我才明白不尽伦常本分都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有了这些自私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人与人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家庭不和谐。若违背伦常道德就会陷入痛苦,招来灾祸。以前的我固执己见,总认为自己做得对,若他人不认可自己,就会...
查看详情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本周老师开始讲解《了凡四训》的第三篇《积善之方》,其中的两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杨荣先祖救人的故事,另一个是杨自惩为囚犯求情的故事。从两个故事中,我得到这样的启示:他们真诚帮助别人的心、不求回报的心,是为自己及子孙积下福报的根本,这也是自己欠缺的地方。回想过去,在没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时,我整个人都...
查看详情
我对敦伦尽分的重新认识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通过这周的学习,我懂得了断恶修善的核心在于培养无私之心,而这份无私恰蕴含于生活的各个角色与关系之中。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朋友间的诚信相待、下属对上级的忠诚,以及夫妻间对道义的坚守,皆是无私精神的体现。那么,我们该如何践行断恶修善呢?关键在于从审视自身是否恪守伦...
查看详情
妈妈的爱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大家好!本周学习《了凡四训》第三篇“积善之方”。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悉心讲述了三个祖先积德、子孙荣显的历史故事。康老师说道:“父母断恶修善,必会福及子孙”。老师讲课经常强调要断恶修善,引导我们存善心、行善事。本周的学习,让我更深刻意识到存心的重要。这周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心。孩子的书包坏了...
查看详情
共188条 当前20/21页
首页
前一页
···
17
18
19
20
21
后一页
尾页
关于我会
通知公告
经典讲座
教学成果
义工风采
家风家训
教子有方
会员服务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电话:1594131501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QQ号:1234567 邮箱: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1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464号-3
1234567
1594131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