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青少年问题日益严峻,这紧紧牵动着每位家长的心弦。谁都无法保证自家孩子或身边亲友的孩子能完全置身事外。孩子是家庭的希望,青少年更是祖国的未来。倘若为人父母者不能及时觉醒,孩子们的未来将岌岌可危。无论是别人家孩子,还是自家孩子出现问题,对社会而言都是巨大的隐患,更是家庭难以承受的灾难。实际上,所有异常表现的根源,都在于孩子内心的迷失、出现了心理问题,进而导致行为异常。当一个人的心无法回归本位,就如同“空心人”,做出的事也难免显得冷漠、缺乏责任感。
老师反复强调:父母是根,孩子是果。想要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必须先学习、先改变,树立正知正见,并落实到行动中。正知正见不仅要求认知正确,更关键的是在思想上保持端正,做到言行一致、真诚待人,去除私心,让身边人真切感受到温暖与善意。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向往善良与美德,唯有回归本真,才能收获快乐与幸福,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生命。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明事理、改正自身不足,重拾善心善行,成就道义人生,过上理想的生活。余生几十年,我们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成目标?正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内心有多真诚,人生就会有多顺遂。
教育孩子同样如此,要注重发扬优点、纠正不足,遵循人伦之道。若父母希望孩子积极阳光、志向远大,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坚守人伦,树立远大的志向与愿心。《弟子规》有言:“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反观自身,我又践行了多少?身教胜于言传,志向能够战胜习气。一个人的愿心越是无私,行动就越坚定,最终收获的成果也会越美好。
通过学习,我深刻反省到自身的不足:在做家务及工作时,仍会有偷懒怕累的想法;遇到付出不均的情况,内心难免产生计较;面对利益分配,也会在意得失;在照顾父母方面,更是没能做到尽心尽力、完全随顺,对“孝养父母”四个层次的践行还远远不够。心中一旦出现迟疑、计较、委屈等负面情绪,就意味着私心作祟、恶念萌生,随之而来的往往是痛苦与灾祸。
感恩康老师、王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能在生活点滴中不断反省自身、改正过错、积累善行,向着幸福吉祥的生活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