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智慧打开了我的心结-会员茶坊-智慧家校社-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关键字:
会员服务
会员茶坊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服务>>会员茶坊
传统文化的智慧打开了我的心结
尊敬的康老师及群里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本周学习《了凡四训》,其中“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这句话使我深受启发。让我深刻认识到心念对个人言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唯有从根源上摒弃错误的想法,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改变。在持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过往生活中影响自己的种种错知错见,并从中有
简介          ∨

尊敬的康老师及群里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本周学习《了凡四训》,其中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这句话使我深受启发。让我深刻认识到心念对个人言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唯有从根源上摒弃错误的想法,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改变。

在持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过往生活中影响自己的种种错知错见,并从中有所收获,现将体会分享如下:

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劳、乐于付出的人。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家族中,她始终冲锋在前。尽管过程中遭遇诸多委屈与心酸,但她常说:我就冲你爸一个人,只要他对我好,这些委屈都能忍。她努力让自己成为全能型的人,上得厅堂,入得厨房,希望以此赢得他人的爱与尊重。然而,几十年的辛苦付出,却未能换来她所期待的父亲的关心与疼爱。这种努力与结果的巨大落差,让母亲深陷痛苦的泥潭,无法自拔。

在陪伴母亲的日子里,听她倾诉委屈的过程中,我对人性产生了片面的认知。我认定人都是自私的,真心付出可能换来的是伤害,因此暗自下定决心,绝不能重蹈母亲的覆辙。从那时起,一颗自私、冷漠、不愿付出的种子在我心中悄然生根发芽。此后与人相处时,虽然表面上我会履行分内之事,内心却充满计较,只愿意做那些不得不做的事。尽管受母亲乐于助人的影响,我偶尔也会向他人伸出援手,但在情感方面,我始终将自己封闭起来,与所有人保持距离,既不愿真诚待人,也害怕真心被辜负。这种心态让我走上了和母亲相似的道路。

面对母亲的痛苦,我竭尽全力的去弥补她在父亲那里缺失的关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重展笑颜。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光里,母亲几乎成为我生活的全部重心。即便在青春期内心极度压抑时,我也始终以笑脸相对、事事顺从。直到母亲离世,我的付出也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这成为我心中难以跨越的一道坎,也让我对母亲心生怨怼,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微信图片_20250527165313.png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看清:痛苦的根源是认知的偏差。母亲乐于付出本没有错,但她一心想要父亲以特定方式回报自己,这种有求的心态才是痛苦的症结所在。同样,我对母亲的爱并无差错,但妄想通过自己的付出彻底消除她的痛苦,本质上也是一种苛求。如今我终于明白,付出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发心——以自我为中心、带着交换索取的心态去付出,终将收获失望;而秉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态度,尽力而为,才能避免陷入痛苦。

父母和我都是普通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当我开始理解父母后,对他人的理解与包容也随之增强。

微信图片_20250527165324.png

衷心感恩康老师慈悲耐心的教导,感恩义工老师们的无私奉献!正是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我原本封闭的心逐渐敞开。


二维码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电话:1594131501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QQ号:1234567 邮箱: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1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校社共育指导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4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