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始学习《了凡四训》”改过之法”,通过学习帮助我对于最近的一些境遇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回顾这段时间,我经历了许多不顺心的事,工作上的一些变动,以及他人的承诺迟迟不能兑现,甚至避而不谈、拒绝沟通,这让我内心不能接受。总想去讨个说法,抱怨与不平也随之而来。好在学习之后,我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当不好的境遇到来时,能想到老师的教诲并及时自我反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当把注意力从看人毛病转向审视自己时,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曾经那些难以释怀、非要据理力争的事情,如今在老师的教导下经过深刻的自我反思,也能慢慢放下了。
古人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当中就能判断出这个人的吉凶祸福。判断的标准就是德行的薄厚,厚者常获福,而薄者常近祸。老师讲,我们当下的处境就是自己德行薄厚的真实写照。听到这话,我突然有所警觉。想想自己近期工作不顺,烦恼障碍重重,一定是自己德浅福薄所致。当老师引导我们反省自己是刻薄还是厚道时,我深感惭愧,现在的境遇就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自己不禁心有余悸。想想以前因自以为是、不明道理,遇到逆境时,或是生气抱怨,或是消极逃避,不曾想过反求诸己。现在想来,这种心态恰恰是德行浅薄的表现。
通过学习逐渐明白,一切境遇皆非偶然,当下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往昔种下的善恶种子所结的果。自己要认账,不能再去怨天尤人,否则不仅于事无补,还会种下新的恶因,如此恶性循环,只会越来越苦。
我们改变不了往昔的因,但可以决定现在种下什么种子。未来想要得善果,当下就要将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都转为善的、正的。一切不善不正的念头都要从内心里一点点清除干净,这是转变境遇、改变命运的关键所在。
老师讲,我们最大的过失就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的确,我们常常把心思用在挑剔别人、看别人毛病上,而对自己的种种不足视而不见,所以自我感觉良好,误认为自己很不错、很善良,所以每天吃的好、睡的香,时时刻刻播撒着恶的种子,自己却浑然不知。这才是最可怕、最严重的过失。
无比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感恩来到我身边的一切人和事,这一切就如明镜,让我逐渐看清自己。所有发生的一切也都是在提醒我,不能再悠悠放任、得过且过了。今后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时时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谨言慎行,改薄行为厚道,改自私为利他,断恶修善、积德修福。唯有如此,才能逐渐转变境遇,趋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