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老师给我们讲到六条正思维,这是我们每个修学之人都应具备的正知正见,能帮助我们拓宽胸怀、扩大格局。老师细致地讲解了“远思扬祖宗之德”这一条,我才突然认识到自己从未把天地祖宗的恩德放在心上,没有感恩、报恩之心,因为对所拥有的一切早已习以为常,觉得都是理所应当。
通过学习才逐渐明白,原来天地一直在为我们表法:各司其职、恒常有序,博爱万物、不求回报……这是天地之道、自然法则。正因天地遵道而行、无欲无求,所以才能永恒长存。这也是告诉我们,唯有遵循天理、顺道而行,方可趋吉避凶,幸福长久。
我们的先祖效法天道总结出了人应遵循的五伦大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德、君仁臣忠、朋诚友信,这是我们生而为人必须要遵循的自然法则,只要我们依此而行,便可获得平安吉祥的幸福人生。
先祖对我们如此厚爱,可自己却对这份恩德视而不见,前些年虽然也学习过五伦十义,却只是听听而已,未曾放在心上。而且五伦之中,自己没有一条能做到。
作为母亲,自己在孩子0至3岁最需要陪伴时,以工作为由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待孩子稍大一些,虽然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了,但因不懂教育,不知何为慈爱,言语行为常常伤害孩子,破坏了母女之间天然的亲爱。
作为子女,自己对父母、公婆的关心照顾很少,总以为他们衣食无缺,身体也都健康,没有去用心体会他们的需要,未能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更没有做到恭敬、随顺,违逆之气依然很重。
至于君仁臣忠、朋诚友信,自己原本以为这两伦做的还不算很差,但通过今天课上老师对“忠”的深入讲解,我才认识到自己的理解实在太肤浅了,很是惭愧!《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自己连爱敬父母都没有做到,更何况是对待他人呢?
说到悌道,我们兄弟姐妹四人虽然相处的很和睦,但作为大姐,自己对弟弟妹妹们的关心照顾很少,也没有尽到应尽的本分,而他们做得都比我好。
作为妻子,自己既不谦卑也不柔顺,常以自己固有的认知挑剔先生,看到的多是他的缺点。自己总觉得先生年长我好几岁,理应对我包容忍让,稍有不顺心,自己便感到委屈难受。暂且不论先生如何,自己的做法就已经偏离伦常之道了,因此在夫妻这一伦上,自己做的特别不好。
通过学习伦常之道,学生体会到:自己能力有限,但能安守本分,在每个角色上都能尽职尽责,敦伦尽分,以一颗谦卑柔顺之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让人起烦恼,这又何尝不是在行善积德呢?如真能做到,我们每分每秒都是在行善积德。
感恩老师慈悲教诲!